会展中你不得不知道的几个猫腻

发布时间: 2009-07-31 来源:网展资讯

  东莞黄先生问:国内会展经济蓬勃发展,各种名目繁多的“展”、“会”充斥市场,良莠不齐、真假难分,让企业无所适从。请问贵刊,参展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近年来,各地展会发展迅速,确实有些展会是鱼龙混珠,要防止上当,首先得识破各种展览猫腻:

   猫腻一:假国际展。打出国际旗号,在招展书上写出的展览名称是“某某国际展”,但实际到展会现场才发现,跟本没有一家外国企业,也没有一个国外专业观众。或者,有些展览会的组织者请来几家合资企业参展,打上外方招牌,就成了国际展,令各远道而来的观众哭笑不得。

   猫腻二:假出国展。有的展览公司以组团参加国外某一知名大展的名义招展,企业到了国外才发现,展览公司承诺的展位是大多子虚乌有,结果空跑一趟,损失惨重。

   猫腻三:编造主办单位。现在的展会一般都有行业协会或是权威机构作为主办单位,有些展览公司办展得不到主办单位的支持,就编造一个子虚乌有的主办单位。如:本来这个行业只有一个“某某协会”,但展览公司请不到该协会来主办展会,又要取得参展商的信任,就在招展书的主办单位一栏写上仅有一字之差的“某某学会”。而参展商不会注意到,仅这一字之别,世上根本就没有这个单位。

   猫腻四:虚假承诺。有的展会为多招揽企业参展,在招展时对企业承诺展会规模能达到几万平方米,有多少行业龙头企业参展。但企业等到展会开幕才大呼上当,不仅规模远远达不到展览公司招展时的承诺,就连行业内像样的企业也没有几家,更谈不上知名品牌和专业买家。

   猫腻五:临时更换展览场地。报名参展时展览场地是一个知名大展馆,等到开展时却是另一个不专业办展的地方。如:广州曾有一展览,企业当初报名,是看中该展在广交会开展这一重要因素,但展览公司为降低成本,在不通知参展商的情况下,擅自把展览地点改到体育馆,使企业达不到预期参展效果。

   猫腻六:货不对版。招展是“某某专业展”,实际上该专业的企业并没有几家,来的都是不相关的企业,整个展会就是拼凑出来的“大杂烩”。根本达不到参展交流的效果。
除了注意识别这几种猫腻外,还要谨防参展商常犯的十种错误。

首先,展览前要注意:

   1、参展目的不明确,参展目的是整个展览会中心。明确您在展览会的最终目的有助于别的工作的完成——主题,展馆布局,产品摆设等等。展览目的应为推销贵公司产品并助其走向市场。

   2、忘记阅读参展商手册。参展商手册是阁下在展览会期间各方面的指南及省钱之道。这些手册内容简明易懂,里面有所有您关于展览会想了解的一切——展览日程安排、登记程序、参展商资料、展览说明、运输服务、住房信息、广告促销信息。

   3、 最后一刻才制作用表。尽早制作阁下的阁表,参展交6-8个星期比较适宜并可避免时间紧迫造成的失误。 

   4、忽略员工的功劳,花费大量的时间、金钱、精力以组织参展工作——摆设展只以印刷商品目录等等,然而,最后所有参加展览会组织准备工作的员工可能都被忽略在一旁。他们只是出现一下而已,事实上,这些人是您的特使,应提前照会他们您参展的目的,内容及期望,参展员工培训是建立团结专业形象的必需。 

其次,展览中要注意:

   5、忽视参展商的需求,通常参展职员都感到有义务尽量为参展商提供信息,却忽视他们的真正需要,他们缺乏发问技巧而常常错过一些重要信息。要避免这一问题就要进行展览前的培训及准备工作。

   6、发送印刷品及精品,展览职工可能会在展馆环境里不知所措或不习惯与陌生人交谈,最后会把本应保留的印刷品或精品发送出去,很重要的一点是参与组织展览会的人需乐于跟陌生人交谈并了解他们的需要。

   7、不熟悉产品的演示,很多时间展览员工都不懂得产品的演示,请于展览会并与阁下员工沟通以保证他们熟悉展馆摆设及展品演示。

   8、设立太多代表处,一些公司通常在展览会上设立几个代表处从而收集更多行业信息,应严格控制参展员工人数并规定不到他们的工作时间无需出场,应给每人分派具体的任务。

最后,展览结束后要注意:

   9、忽视展后工作的跟进,展览会结束之后,其展后工作通常退而居其次,越长时间不跟进这项工作,则越被荒置。所以应于展览会前建立时间表以便每日跟进工作,并使销售代表处的跟进工作更有意义。

   10、忽略展览会评估,只有越了解自己在展览会上的表现,才越有助于今后展览会的改进工作,展览会各不相同。每场展览会都有优缺点,永远都有尚待改进的地方。每次展览会结束后即与员工共同进行自我评估,不断自我改进,相信你的事业就会蒸蒸日上。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易会展APP』,了解更多展会信息!



网站主办单位:黑龙江省国际博览发展促进中心      电 话:+86-451-82340100      邮 箱:chn@gjcjzx.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