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金融危机 会展业该何去何从

发布时间: 2009-05-31 来源:机电商报网

  严冬来临,金融危机已经威胁到实体层面,作为反映经济晴雨表的展会,无疑也受到很大冲击。招展困难,订单减少,人气不旺,展会融资融商功能正在经受严峻考验。面对这种形势,我们该如何自救?如何在经济前景还不明朗的情况下把握好方向,做强我们的会展业?一场集中性的研讨会就显得尤为必要。

   2008年12月16日,“抵御金融危机冲击,保持展会平稳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兼机械汽车展览联合会会长薛德林,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陆仁琪等领导以及各分会相关部门的代表和部分媒体出席了会议。机械汽车展览联合会秘书长柏庆荣主持了会议。与会专家及业内人士热情高涨,提出许多有益见解。

   据了解,目前我国共有各类展会4000多个,其中47%为机械制造类展会,成熟的、成规模的展会多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

加强规范建设


  “对于展览会的行业规范,现在各地有各地的做法,”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副总干事长王黎明告诉记者,这些标准不一的做法让企业很烦恼。比如,展台搭多高,各个主管部门规定都不同,消防有消防的规定,公安有公安的标准,而在西方发达国家则不然,他们基本上都有一个统一的规范。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虽然现在我国会展业在蓬勃发展,但是,行业相关立法却显得滞后和零散,不能很好的起到规范指导作用。现在我国会展的现行立法,包括关于会展审批管理的规定,例如:关于对在我国境内举办对外经济技术展览会加强管理的通知、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关于出国(境)举办招商和办展等经贸活动的管理办法等;关于举办者主体资格的规定,例如:设立外商投资会议展览公司暂行规定等;关于展品进出关、运输等的规定,例如:文物出国(境)展览管理规定、出国(境)文物展览展品运输规定等。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差距就显得明显。“比如,在德国就有一本《德国展览协会章程》,厚厚的一大本来规范展会各相关方,”王黎明说,而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则脱离实际。

  同样的,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陆仁琪也认为,对此,政府不能大放手,应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结合我国会展业的实际,尽早推出我国会展业的行业标准规范。

  相信,无需太久的等待,我国会展业的法制化发展趋势会更加明显,会展法制体系会逐渐健全,以规范会展市场秩序,创造会展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避免知识产权纠纷


  随着知识产权意识的增强和政府对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视,会展业中的知识产权纠纷也令人头疼。据了解,某大型机械企业到德国参加大型机械展会,结果其参展产品由于被控告侵范当地某企业知识产权而被德国警方封闭在展管内。

  对此,陆仁琪说,企业无论是在产品研发或是在生产过程中,都要有知识产权的概念。一方面,自己的创造发明一定进行专利登记;另一方面,对他人的研究成果也要有知识产权意识,以避免专利侵权纠纷的发生。

  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把包括标准在内的知识产权作为一种贸易壁垒,用来限制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出口。而国内的一些企业由于缺乏知识产权方面的知识和应战能力,遇到纠纷时,明知自己没有侵权,也不敢应战。陆仁琪提醒有关企业,今后遇到知识产权纠纷案时,如果自己没有侵权,就应积极应对,据理力争,进行解释,争取调解,直至走上法律程序。

  “作为主办方,也应该加强对企业知识产权的审查,”王黎明如是说。据了解,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CIMT)作为世界四大国际机床名展之一,世界知名企业云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备受国内外关注。政府主管部门要求世界级的知名品牌大型展览会都要设立“知识产权保护投诉机构”,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依法维护知识产权拥有人的权益,维护国家形象,维护国际名展形象和展会秩序。“作为机床展的主办单位——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要求各参展单位对自己的参展展品首先进行自检自查,做到合法参展,避免知识产权纠纷案件的发生。”王向记者介绍,近年来,在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主办的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CIMT)上,总体看情况是好的,但也出现了个别涉及参展展品知识产权纠纷的投诉,应引起我们行业企业的高度重视。

打造“适用性”人才


  金融危机下,就业难,形势不容乐观,已经让不少学子焦头烂额,然而,对于展会用人单位,也有自己的难处,那就是困难时期,那些能够让主办方走出困境的策划型人才不好找。“金点子”太少,不懂策划,只会按部就班,拼命干活的人也许并不受欢迎。

  “事实上,光懂会展管理与策划专业的知识还不够,”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秘书长陈泽炎告诉记者,除此,会展人才应该还会懂外语,会公关等,即有着广泛的知识基础,敏锐的形势把握,综合的宣传营销,灵活的办事技巧,较强的人际交往的“适用性”人才。

  他还建议,任何时候尤其当前,培训人员,培养人才都将是重要的战略任务。协会等一批专业性展会项目举办多年,需要及时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提升,故补充新生力量显得尤为重要。现在我国会展院校学生供大于求,可以择优选聘,在实践中锻炼成长。

加强竞合


  陈泽炎还指出,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各会展单位应加强竞争合作,在会展项目方面:两个内容相近甚至相冲突的项目,通过协商彼此错开了时间、地点;或者采取合办(分工合作,比例分成)、联办(署两个名称、各独立核算)的方式;也可以各自放弃一次举办的机会,并给对方一定补偿;还可以通过相互掺股、换股、买断等资本运作的方式比较彻底地解决问题。在会展公司方面:两个会展公司在竞争一段时间以后,又成为了战略联盟、业务代理、合作伙伴;通过协议彼此在不同项目上取长补短、利益互换;靠资本纽带进行联系直至进行兼并等。譬如,BICES与Bauma China。在会展场馆方面:发挥不同城市、不同地点、不同设施的各自优势,良性竞争、差异竞争,比拼服务,相互促进。譬如:二线城市展览场馆CEO圆桌会议。在会展产业方面:无论是在狭义或是广义的范围内,展览活动都能和会议、节庆、比赛、演艺等活动很好地结合起来。尤其会议与展览更是相得益彰的互补关系。譬如:杭州西湖博览会。

  本次研讨会与会者建言献策,为中国会展业发展尽一份心力。最后,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薛德林总结发言,他号召大家要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武装头脑,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共同抵御金融危机的冲击,保持展会平稳发展。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易会展APP』,了解更多展会信息!



网站主办单位:黑龙江省国际博览发展促进中心      电 话:+86-451-82340100      邮 箱:chn@gjcjzx.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