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丝路带” 中俄博览会助力黑龙江驶入对俄合作“快车道”

发布时间: 2015-10-16 来源:人民网

    金秋十月,丰收的黑龙江迎来我国唯一一个与其他国家共办的国家级机制性展会——第二届中俄博览会暨第26届哈洽会。“对接合作——丝路经济带新机遇”,这样的主题凸显本届博览会更广泛的国际化内涵。从10月12日开馆至今,推介、洽谈、交流、签约……一场场务实的活动集中释放发展潜能,中国最北省份黑龙江与世界无缝对接。中外展商共同拥抱龙江丝路带,助力与俄罗斯有着地缘优势的黑龙江驶入全方位对俄合作共赢的“快车道”。

    务实合作扩大丝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朋友圈

    古时丝绸之路上,沿途各国人民友好往来的动人故事依旧清晰,如今一条新的丝路带正在世界政经版图铺展。今年,“一带一路”这四个字为更多的人熟知,作为国家级展会,今年的第二届中俄博览会搭上“一带一路”顺风车,开启了全方位的对俄合作。

    “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与俄罗斯跨欧亚通道和欧亚经济一体化设想具有相互对接的巨大潜力和可能性。中俄在欧亚空间展开密切合作,将成为两国合作新的增长点,将会进一步为亚欧大陆的发展和繁荣注入新的活力,增添新的内容。”中俄博览会启幕之际,前来参加“一带一路”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暨第二届中俄经济合作高层智库研讨会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培林这样说。

    2015年是“一带一路”战略从倡议转变为实际行动的重要一年。前来哈尔滨参加中俄博览会的中俄两国主要智库专家认为中俄建立的新型国际关系完全符合中俄两国人民的利益,也完全符合国际社会的大趋势,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将是两国务实合作的“排头兵”、“领头雁”。

    想要成为“排头兵”、“领头雁”并不容易。“新丝路”有新思路才能打造成“心丝路“。

    走进第二届中俄博览会佳木斯主题形象展区,同江大桥建设项目的展位前始终人流攒动、热闹非凡。同江大桥宣传片反复播放、冲击视听,同江大桥大型沙盘模型不停进行动态演示,同江市境外中俄桥超前发展综合园区展板十分醒目,引来众多国内外客商流连驻足,不时询问同江大桥进展情况和发展前景。现场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说,同江中俄跨江铁路大桥2014年2月开工以来,进展十分顺利,目前已完成投资17.2亿元,大桥建成后年过货能力2100万吨,将使同江铁路与俄远东地区至西伯利亚铁路联通,打通一条新的亚欧运输大通道,经铁路大桥至俄新西伯利亚、莫斯科的铁路运距可缩短800公里,运输时间节省7-10小时,每吨货物成本降低6-8美元。按照一桥架两区模式,中俄双方正分别规划建设31.5平方公里和6平方公里的桥头经济园区,共建跨境经济合作区。

    同江大桥的建设只是黑龙江对俄合作的一个缩影。查看博览会日程时间表,有关“丝路带”字样的推介会、洽谈会十分密集,一位连续多年参展的参展商介绍,今年的洽谈会和推介会比往年更加的务实,往年也许半个小时,今年的展会安排的各项洽谈等活动时间更充裕,这让不少参展商感到很“解渴”。此外,在博览会的核心馆B馆,汇集了众多中俄两国大企业。俄罗斯5个联邦区的10多个州区共和国都设立了色彩鲜艳的主题展示,来自军工、航空、高新技术、电力能源等领域的俄罗斯企业纷纷亮相。

    “‘一带一路’构想为黑龙江经济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有关部门、地市县正在积极行动起来,结合当地的资源优势、产业优势,有针对性地谋划项目,推进‘龙江丝路带’建设速度。”黑龙江省发改委丝路带建设处处长高占国说。

    绿色食品成黑龙江不变的靓丽名片

    金秋时节正是龙江大地处处洋溢着丰收喜悦的时刻。放眼广袤的黑土地,大马力收割机正在万亩良田中尽情地驰骋,沉甸甸的稻穗脱粒变现,金黄的玉米收获归仓。这样一个时节的中俄博览会自然让中外客商关注“中华大粮仓”黑龙江的绿色食品。

    一组数据诉说着农业大省黑龙江的骄人成绩:2014年,黑龙江省粮食总产量达到1248.4亿斤,比上年增加47.6亿斤,增量占全国粮食增量的46.1%,粮食产量实现“十一连增”,“全国产粮第一大省”的地位继续巩固;粮食部门对全省2049份省级储备粮样品进行了检验,质量合格率为100%,宜存率为100%。

    老百姓舌尖的安全不容忽视。在今年的中俄博览会上,素有“绿色净土”美誉的大庆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发挥本地优势,特别是肉牛肉羊养殖量大的特点,积极展开“舌尖贸易”,主推畜产品加工、水产品加工和粮食加工等项目,同时与高校联合研发符合俄罗斯和蒙古口味的食品,建成对俄、对蒙食品研发加工中心,力争把优势产品尽快打入俄罗斯、蒙古市场。

    同样引人关注的还有林甸县。“还是东北大米好,无论是色泽和光泽度,都折射出米质好坏。这得益于东北地区的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在第二届中俄博览会开幕当天,林甸县绿色有机大米受到南方游客的青睐,整个展台被围个水泄不通,他们一边倾听工作人员对有机稻米加工的过程,一边竖起大拇指。林甸县工信局副局长任丽艳介绍说,今年该县重点推介绿色有机食品等多个项目。同时对杂粮杂豆精深加工以及建材等特色产品进行展出,通过全方位宣传推介资源、产业和项目优势,吸引国内外客商来林甸投资兴业。

    来自黑龙江省农委的数据,黑龙江省经农业部认证的绿色、有机食品面积达到7209万亩,从事绿色、有机食品生产经营企业580家,实物总量3650万吨,总产值2030亿元,绿色、有机食品认证个数达1902个。其中,绿色食品1500个,居全国第三位;有机食品402个,居全国首位。“我省不仅成为全国最大、最可靠的‘大粮仓’,而且成为最安全、最优质的绿色‘大厨房’。”黑龙江省农委副主任白雪华介绍说。

    教育合作与交流成中俄博览会重要内容

    首届中俄青年学者重大疾病(心血管病)防治学术会议、第七届中俄医药学术会议暨第五届寒地心脏病会议中俄博览会期间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召开。中俄与会专家学者共同就高纬度地区心血管病的防治提供建议,一致认为对高血压的预防和控制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中俄大学校长论坛、中俄大学生烹饪技能大赛;举行对接洽谈31场,签订合作协议30余个;举办“青年年”闭幕式举办暨中俄大学生演出、中俄大学生主题夏令营、中俄高校工程技术会议、黑龙江-哈巴教育圆桌会议等活动……细数博览会期间举办的各项活动,不难看出中俄教育领域合作与交流丰富多彩。

    而回顾近年来黑龙江省对俄教育领域合作成果,也是亮点频现。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大学先后与圣彼得堡国立大学签订了教学、科研合作协议,推进了系列具体项目的实施。哈工大与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共同建立的三个联合研究中心已经揭牌,黑大与圣彼得堡国立大学联合建立高级翻译学院、俄语测试中心并合作翻译俄现代作家作品等工作已经启动,哈尔滨医科大学与该校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合作也正在专家层面对接。建设哈尔滨音乐学院取得重大突破,中俄合作美术学院建设进入报批阶段,黑龙江省成为全国对俄办学项目最多,招生规模较大的省份……黑龙江省与俄罗斯有三千多公里的边境线,分别与俄罗斯滨海边区、哈巴罗夫斯克边区、犹太自治州、阿穆尔州等相毗邻。黑龙江省教育厅厅长徐梅介绍,充分发挥边境省份的地缘优势,认真做好对俄教育合作,是黑龙江省教育国际合作的重要目标。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与俄罗斯教育机构的联系和沟通,在巩固与远东地区教育交流合作成果的基础上,不断拓展与莫斯科周边地区高水平大学交流合作项目,在交流合作中促进两国教育共同繁荣与发展。”徐梅厅长说。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易会展APP』,了解更多展会信息!



网站主办单位:黑龙江省国际博览发展促进中心      电 话:+86-451-82340100      邮 箱:chn@gjcjzx.org.cn